<rp id="1rbdy"></rp>
    <xmp id="1rbdy"></xmp>

      <i id="1rbdy"><strong id="1rbdy"><dfn id="1rbdy"></dfn></strong></i>
      1. <acronym id="1rbdy"><p id="1rbdy"></p></acronym>

      2. <progress id="1rbdy"></progress>
        1. 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清風視界 > 史跡 >正文

          善行嘉言澤后世——探訪廣州湛若水蓮花書院遺址

          來源:南方+客戶端     日期:2023-10-30 08:44:52    

           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:“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、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?!?/span>

         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,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文化元素。我們開設“探訪南粵史跡 傳承廉潔文化”專欄,旨在解讀廣東廉潔文化的深厚底蘊,讓博物館里的文物、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。系列報道將走遍廣東,為您展開一幅南粵廉潔文化史跡畫卷。

            巍巍南香山,斯文千古風。

            明嘉靖十五年(1536年),時任南京吏、兵、禮三部尚書的湛若水告假回鄉。此時,他已70多歲高齡,準備興建書院,以備告老還鄉后輪流講學。

            當湛若水看到鐘靈毓秀的南香山林幽泉碧時,認為這是個讀書的圣地。他幾次上山籌建蓮洞書院(今蓮花書院),并寫下“興作夫何為,講堂開正學”的詩句。

          蓮花書院鳥瞰圖

            湛若水將俸祿用于修建書院,為書院設立贍田、義田,以“館谷”資助貧困學生,自己卻服食約素,以清如水、明如鏡的品德與善行,樹立起一廉如水、潔己愛人的典范。

            如今,矗立在廣州市增城區寧西街南香山東南山麓的蓮花書院,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如斯過往,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的踏足拜訪,成為人們追思古圣先賢、感懷清廉文化的精神坐標。

            尋先賢足跡 訪蓮花書院

            南香山古稱南樵,又名娥眉,湛若水創辦的蓮洞書院,就在當年的娥眉山上。南香山高434米,蓮花書院在大約300米處,依山勢而建,呈中軸對稱結構,坐西北向東南,建筑基址分布與湛若水《娥眉蓮花洞開創書館記》中的記載吻合。

            經過考古發掘,書院整體布局保存較好,正堂、偏堂、講堂、門樓等基址清晰可辨,是明代湛若水創辦的40余所書院中目前唯一經過考古發掘且保存完整的遺址,具有重要的社會、文化價值。2018年12月,被評為“南粵古驛道重大發現”之一。因此,增城區政府遵循“最少干預”的文物保護原則,提升遺址可觀賞性,力圖向來訪者呈現一個原汁原味的明代書院遺址。蓮花書院也成為一處可近距離感知嶺南文化的空間。

          蓮花書院遺址俯視圖

            泉水潺潺、蒼翠掩映之間,鳥聲清脆,獨一座書院靜默而佇。遠眺蓮花書院,整個建筑呈高低不一的五級平臺分布,兩條小溪在此交匯,平臺從東南向西北逐級升高,最終通過一條中軸線上的臺階將彼此相連。

            “如今雜草叢生的地方,我們依稀還能分辨出一條路,可以想象,這就是當年甘泉先生和門徒上山學習的路?!痹谶@里,留下了明代大儒湛若水致力于教育和講學的印記。而他本人學養純厚,襟懷灑落,主張行王道,施仁政,教民以儉,力戒奢靡,辦學養才,是一代良臣。

          湛若水像

            湛若水(1466—1560),字元明,號甘泉,廣東廣州府增城縣甘泉都(今增城區新塘鎮)人,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教育家。他師從明代心學奠基者、名儒陳獻章(世稱“白沙先生”),承白沙學派衣缽,在其基礎上提出“隨處體認天理”,創立“甘泉學派”,與王陽明學說并稱為“王湛之學”。

            湛若水為官36載,轉歷兩京三部,從七品編修升至二品大員。由于他能勤政清廉,謹慎處世所致,也與堅持“民為邦本”的理念有關。在任內他作《心性圖說》以教士子,又編撰《圣學格物通》一書,供皇帝作為治理國家的參考。

            直言進諫 革除時弊

            湛若水始終堅持直言進諫,是一心為民的剛正之臣。

            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臨近不惑之年的湛若水再次參加會試并高中進士,選授為翰林院庶吉士,后來又任翰林院編修、經筳講官、侍讀等職。在此期間,湛若水接連寫下《初入朝豫戒游逸疏》《再論圣學疏》《講后疏》等章疏,勸誡皇帝要“戒游逸”“勤政親賢”,施行仁政,憑借“誠”之精神克服“私欲”,以圖太平之業。

            嘉靖元年(1522年),明世宗即位。湛若水被重新起用,獲補翰林院編修,同修《武宗實錄》。面對新的皇帝和新的政治局面,湛若水試圖一展抱負?;氐骄熀?,向嘉靖皇帝上《初入朝豫戒游逸疏》《再論圣學疏》《進講后疏》等,就如何治國安民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政治主張。后來,嘉靖皇帝開始疏于朝政,信用道士,迷戀神仙方術。針對此種情況,湛若水寫下《乞上下一心同濟圣治疏》《乞謹天戒急親賢疏》等,指出當時朝廷政治混亂局面的根源在于皇帝遠賢臣、親小人,應重新起用有道德、能力強的能臣。

            公正無私 以身為范

            湛若水始終堅持公平公正,是大公無私的清廉之臣。

            正德七年(1512年),湛若水被任命出使安南國(今越南),完成明王朝冊封安南王的任務。臨別之時,安南國王以金幣等禮物私下相贈,湛若水婉言謝絕,作《辭安南國贈物對》以復,道:“贈送金銀財物給他人,不如贈送箴言鼓勵。國王既已贈言,又何須另外饋贈金物?”湛若水這件至公無私的事跡一時間傳為佳話,深得人心。

            嘉靖三年(1524年),湛若水升任南京國子監祭酒。在赴任途中他寫下《申明學規疏》,明確提出對國子監的改革。他認為大學作為“賢關之地”,必須嚴明學規,進一步完善國子監管理制度。

          湛若水塑像

            “示大公以孚生徒”條中,湛若水指出,“南北諸生貧富不齊”,“有勢力者”優先選擇,學生因貧富差距而被區別對待。針對這類現象,他提倡要以“大公之法”,樹立公平公正的原則,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。

            “署材長以備器使”條中,要求對在職人員進行德行、才能等方面的考核,舉薦德行才能顯著的人才,懲罰貪污受賄、德行有虧之人,以達到賞罰分明、紀律嚴明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服食約素 廣修書院

            湛若水最讓人稱道的是,其平生足跡所至,必建書院聚徒講學。他樂于辦學、建書院,四處講學,尤其在辭官后更是以終日講學為己任?!睹魇贰酚涊d,“時天下言學者,不歸王守仁,則歸湛若水?!彼谌珖鞯貏撧k書院近40所,弟子多達數千人,遍布大江南北。

            湛若水為官36年素衣約食,以自己的奉薪創辦書院。正德十年(1515年),他服母喪回鄉。后向朝廷告病請假,進入西樵山創建大科書院。湛若水把西樵山作為“退居求志之地”,黃宗羲謂其“卜西樵為講舍,士子來學者,先令習禮,然后聽講,興起者甚眾”。其后,無論是任官南京,還是出行揚州,還是在廣東,湛若水都廣建書院。75歲致仕回鄉后,仍大建書院,終年講學不輟,直至95歲高齡去世。湛若水不僅是中國教育界“尊師重教”的典范,更是廉潔為民的一代仁臣。

          蓮花書院現狀

            湛若水平日除簡單的生活開支外,其余的俸祿大都花費于購買館田、贍養四方學者,他創辦的書院很多是以自己的俸薪建院,買田地,以租谷維持師生食宿和辦學經費,所以稱為“館谷”“精舍”。這些書院分布在在廣州、南海、惠州、韶州、英德,以及廣東地區以外的南京、溧陽、揚州、池州、微州、福建武夷、湖南衡山等地,得其“館谷”的書院遍布半個中國。

            湛若水一生講學長達55年,門生弟子達3900多人。他不但長期講學、辦學,還親自編寫教材,編寫有《古文小學》《春秋正傳》《古本四書訓測》《古大學測》《古中庸測》等教材。他親自制定《大科訓規》《大科書堂訓》,對教育管理的體制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,指導學生學習和管理日常生活。

            時至今日,當人們走進蓮花書院——湛若水傳道授業的講學之地,可以看到他一生鞠躬盡瘁、清廉奉公的美好品德,感受他善行嘉言、澤被后世的精神力量。

          附件:

        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
              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
              粵ICP備10233762號

              nyqfw@gd.gov.cn

              投稿郵箱

              女人没水是什么原因

              <rp id="1rbdy"></rp>
                <xmp id="1rbdy"></xmp>

                  <i id="1rbdy"><strong id="1rbdy"><dfn id="1rbdy"></dfn></strong></i>
                  1. <acronym id="1rbdy"><p id="1rbdy"></p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      2. <progress id="1rbdy"></progres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