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:“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、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?!?/span>
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,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文化元素。我們開設“探訪南粵史跡 傳承廉潔文化”專欄,旨在解讀廣東廉潔文化的深厚底蘊,讓博物館里的文物、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。系列報道將走遍廣東,為您展開一幅南粵廉潔文化史跡畫卷。
他一生廉政為民,在多地任職時,不僅大膽解除農民不合理負擔,更立誓推行廉政,告誡其他官員不得貪贓枉法。
他才干過人,潛心文獻,年近70歲時僅用了5個月就撰寫出澄??h第一部縣志。
他廉潔勤政的事跡廣為流傳,早在2005年,后人就籌資將當地老式祠堂創建為紀念館,進一步規范史料管理、豐富祠堂文化,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,將“清官家風”的故事代代傳承。
他就是從現汕頭市龍湖區外砂街道林厝村(原揭陽縣蓬洲都外砂王厝鄉)走出的明代清官王天性。如今,在林厝村內,關于這位清官的功績和廉史,不僅被記錄在王天性紀念館內,更成為村民口口相傳的精神榜樣。
一生清廉為官 晚年編寫縣志
在潮汕地區,大多數村居至今都保留有地方建筑特色的祠堂,這些祠堂除了用作紀念先祖,也是聯系宗親的精神紐帶。在汕頭市林厝村,村內一座祠堂更為特別,因為其有另一層“身份”——王天性紀念館。
紀念館內設置有介紹王天性傳記的資料。
王天性何人也?
他是從今林厝村走出的明代清官。王天性,字槐軒,少年時聰穎異常,詩文寫得很好;性情豪爽自若,不同庸俗。據史料記載,明朝嘉靖年間,王天性先后在安徽、江西為官,深受百姓愛戴。
明嘉靖三十一年,王天性中舉人,初任安徽盱眙教諭,后來任江西省豐城知縣時,王天性大膽廢除了農民的不合理負擔;明嘉靖四十年,王天性任上高縣令,立誓推行廉政,并告誡其他官員不得貪贓枉法;明嘉靖四十年,王天性又晉升南昌府通判,同樣為官清廉,政績顯著。
為官時,王天性自編了“官要錢,死他鄉,吏欲錢,男為盜,女為娼……”的歌謠,讓巡夜更夫搖鈴反復唱誦,傳唱坊間。同時,他還開展“鋤奸剔蠹”,大力清理積案。如今,在王天性著述的《澄??h志》《千字文》以及詩集、文集中,仍可見他留下了大量反腐倡廉的警言和訓導。
后來,權傾朝野的奸臣嚴嵩黨羽多次拉攏他,且許諾提拔他為布政司,王天性始終不為所動,結果遭到排擠,落職歸鄉。盡管后半生生活十分窘迫,但他始終為人正直,不僅竭力倡導鄉民出錢出力修筑堤防,還一再告誡為官的子孫不能有貪婪之舉。
記者近日在林厝村走訪時,就聽到村民流傳的一個故事:王天性的兒子到福建為官,三年卸任滿載金銀回家,王多次逼問,最終得知這些財富是兒子搜刮民脂民膏而來,他十分氣憤,命家人將兒子捆綁沉江。最終,幸得村里父老鄉親勸說,才免其一死。于是,王天性命令兒子將金銀全數獻出,建筑江堤,其間還要求其子挑土抬石建堤,以示懲罰。
王天性一生還熱愛寫作,晚年更寫得好。萬歷年間,王天性從南昌府卸任回家后,澄??h未有縣志,中間又毀于兵火,材料很少。于是,他考查輯錄,積累成書,在70歲高齡編寫了澄??h第一部縣志,留下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。
后人自發建館 傳承清官精神
數百年來,王天性的廉潔、勤政、為民的故事一直為當地廣大群眾傳頌。而為了讓清官事跡啟迪今人、代代傳承,當地村民還自發搜集史料,籌資了100多萬元將原有的祠堂升級為王天性紀念館,進一步豐富祠堂文化內涵,創新傳承路徑。
據汕頭市政協文史研究員金利明介紹,多年來,為了找到王天性的史實,以當地離休干部王述初為首的二三十位老人自費到中山大學、暨南大學圖書館等查閱原始材料,其中部分成員更遠赴江西、安徽,深入南昌、上高、盱眙、豐城等縣市,在王天性曾經為官的地方收集第一手材料。這些資料前后花了十多年時間收集,奠定了王天性紀念館建成的基礎。
當地群眾籌資100多萬元將原有的祠堂升級為王天性紀念館。
近日,記者來到了王天性紀念館看到,大門兩側外墻刻有“南昌循吏,潮郡邑賢”八個燙金大字,同時還掛著“文物保護單位”“汕頭市示范文化祠堂”“汕頭市龍湖區中小學生社會綜合實踐基地”“外砂鎮中小學生德育基地”等牌匾。
走進館內,四周都設置有介紹王天性傳記的資料,并收藏了明嘉靖年間廣東監察御史張守約親筆題贈的牌匾“清風勁節”,以及王天性的真跡“思無邪與其進也,蒙不潔趨而避之”。
該館管理人員王阿海表示,林厝村每一名村民都為王天性的清官事跡感到自豪,建立紀念館是希望以王天性反腐倡廉的警言和訓導來警醒每一個人,無論是在工作上或在生活中,都要保持思想清澈無雜念,無愧于心。
如今,王天性紀念館不僅成為當地村民教育后代的平臺,汕頭市各級黨政干部和學校師生也經常到紀念館開展廉政教育。當地黨委政府還經常開展主題活動,讓王天性紀念館作為黨員干部教育的“活教材”,弘揚清正廉潔、為民辦事的精神。
紀念館豐富祠堂文化,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。
“王天性的廉潔事跡告誡我們,廉者得民心?!苯鹄髡J為,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,教育引導廣大黨員、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。王天性紀念館作為一座由民間自發籌資建設的紀念館,通過祠堂文化作為紐帶,以館內古代廉吏事跡教育今人,對當前反腐倡廉工作有著積極進步的意義。
附件:
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nyqfw@gd.gov.cn
投稿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