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rp id="1rbdy"></rp>
    <xmp id="1rbdy"></xmp>

      <i id="1rbdy"><strong id="1rbdy"><dfn id="1rbdy"></dfn></strong></i>
      1. <acronym id="1rbdy"><p id="1rbdy"></p></acronym>

      2. <progress id="1rbdy"></progress>
        1. 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清風觀瀾 > 史鑒 >正文

          茱萸自有芳

          來源:中國紀檢監察報     日期:2023-10-20 08:24:51    

            熟知茱萸的人也許不多,讀過茱萸詩的人卻不少,尤其是王維的那句“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。

            那年重陽,年僅十七歲的王維孤身在長安,形單影只,想起了遠在蒲州(今山西永濟)的弟兄,往年家人一起插茱萸,一起登高,談笑風生,好不歡樂,而今年重陽登高,獨少他一個。

            王維這首詩的妙處,在于分明是他思念家人,在詩中卻以家人的口吻,寫他們對自己的思念。杜甫也用過這種寫法?!对乱埂吩疲骸敖褚灌~州月,閨中只獨看。遙憐小兒女,未解憶長安?!倍鸥σ虬彩分畞y被禁在長安,他望月而思念家人,筆下流出的卻是妻子對自己的思念,以及懵懂年幼的兒女不知母親為何總是思念著長安。這種寫法,讓情感互通,讓思念更加真切動人。

            王維的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,使茱萸從一種植物,升華為兄弟情感的象征。

            九月九日插茱萸,一般認為漢代就有此習俗?!段骶╇s記》記載,漢高祖時,宮人“九月九日佩茱萸,食蓬餌,飲菊花酒,令人長壽”。茱萸春天開花,秋天結果,香味濃郁,可以驅蟲祛濕、逐風邪、消積食、治寒熱,將它佩在身上,與端午時節門前插艾一樣,都是為了辟邪求吉。這在古代文物中也得到了驗證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,1995年10月出土于和田民豐尼雅遺址的“五星出東方利中國”錦護膊,色彩鮮艷,雖只有成人手掌大小,但圖案復雜,其中有茱萸花紋三處,與云氣、珍禽、瑞獸、日月等紋飾一起表達了吉祥寓意。這說明,那時茱萸已具有辟邪的內涵。

            對茱萸的認識其實早于漢代?!峨x騷》中說,“椒專佞以慢慆兮,榝又欲充夫佩幃?!边@里的榝就是茱萸。屈原認為榝是惡草,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身上。不知大詩人何以對榝存有偏見,不過,從榝可以“充夫佩幃”這個描述,正可以說明那時人們已常將茱萸掛在帷幔上。

            茱萸一般分山茱萸、食茱萸和吳茱萸三種。盡管都是紅色,山茱萸是漿果,不宜插在頭上佩在身旁,食茱萸枝條密布尖刺,又稱“鳥不踏”,不便采摘,而吳茱萸是比豌豆略小的硬果,色彩鮮紅。屈原筆下的榝,重陽登高所插的茱萸,應是吳茱萸。

            吳茱萸春天會開綠黃色的小花,花落果掛,入秋后逐漸成熟,香味由淡轉濃,顏色由青轉艷,直至深紅。成熟的吳茱萸像葡萄一串一串地結在一起,插在頭上,可以驅蟲,也如進士及第簪花,看上去很喜慶。王維父親早逝,弟兄五人,均年少好學,這也是他將茱萸比作兄弟情深、寄托希冀的原因所在。

            茱萸因王維而盛名,王維似乎對茱萸亦頗有喜好。他的詩中,茱萸至少還出現過三次。

            一次在宮廷中。重陽節天子盛宴群臣,王維受邀參加并奉命做了首應制詩,全詩較長,其中云“芍藥和金鼎,茱萸插玳筵。玉堂開右個,天樂動宮懸”,“茱萸插玳筵”是指插有茱萸的座椅。盡管詩味不濃,不過,我們卻可以窺得,重陽插茱萸的習俗已走進朝堂,成為宮廷禮儀的一部分。寫這首詩的時候,王維早已中了狀元,當過地方官,出使過邊塞,正作為朝廷重臣參加宮宴。這是他一生中的榮耀時刻,茱萸成了在場的見證者。

            另兩次在輞川別業。輞川別業距離長安大約七十多公里。王維四十五歲購得此地,復加營治,形成了輞川二十景,王維半官半隱在這居住了十六七年,直至安然離世。輞川二十景之一是一塊水邊長滿茱萸的地方,即茱萸沜。他寫過兩首詩,其一《茱萸沜》,“結實紅且綠,復如花更開。山中儻留客,置此芙蓉杯”;其二《山茱萸》,“朱實山下開,清香寒更發。幸與叢桂花,窗前向秋月?!边@兩首,一是寫茱萸的顏色,如同花兒一樣紅艷,選一只碗口狀如芙蓉的青綠色杯子,泡入茱萸,清澈明凈,紅綠相伴,觀感上確是一種唯美的享受;二是寫茱萸的香味,像桂花一樣沁人心脾,在秋夜,面對明月,這是一種透過寒氣傳來的香味。茱萸的本來面目,從這兩首詩中,我們可以得見。

            茱萸自有芳。這兩首在輞川寫的茱萸詩,和其他的輞川詩句一樣,簡短,平淡,既沒有深沉寄托,也沒有刻意做作,讀起來有些淡淡的寂寥,這是詩人親近自然、融入自然后內心真實的感受,蘊含其中的,是一顆平淡的詩心。(趙建國

          附件:

        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
              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
              粵ICP備10233762號

              nyqfw@gd.gov.cn

              投稿郵箱

              女人没水是什么原因

              <rp id="1rbdy"></rp>
                <xmp id="1rbdy"></xmp>

                  <i id="1rbdy"><strong id="1rbdy"><dfn id="1rbdy"></dfn></strong></i>
                  1. <acronym id="1rbdy"><p id="1rbdy"></p></acronym>

                  2. <progress id="1rbdy"></progress>